内政系统的合理布置是影响势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。内政政策分为军务、农桑、土木、商业四大类型,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资源加成和功能效果。武将切换为文臣身份后,可通过施政激活特定政策,但需注意同一武将无法同时用于作战和内政。内政点随名望提升而增加,初始5500名望开放第一个文臣位,此后每500名望解锁一个新位置。施政需消耗内政点,政策效果可通过强化提升等级,满红武将比白板多5级上限,但实际差距仅27.5%左右。
前期发育阶段应优先选择资源型文臣。大乔&小乔可提升木材与石料产量,1级效果相当于4块5级地每日产出,适合开荒期快速积累资源。灵帝能增加税收收入,15级政策每日额外提供7667金币,缓解前期拆城皮后的资金压力。弓诸葛亮或魏贾诩可定向补充稀缺资源,后者能灵活调整最低产量资源的数值,避免资源失衡。农桑类文臣如蔡文姬、夏侯惇分别针对铁矿和粮食产量,需根据主力兵种需求选择。需注意,资源型文臣在中后期可重置,将内政点转移至战斗增益类政策。
司马懿是驻守体系的核心,使部队战斗后恢复40%伤兵,大幅降低高级粮草地战损,尤其适合流浪军使用。曹操内政允许从主城携带预备兵至要塞征兵,但正规军可通过大型要塞+预备兵营替代。华佗担任军事设施参军时,能为己方补给部队提供伤兵恢复,但效果不作用于盟友。陆逊或陈宫可缩短征兵时间,后者对谋略型武将效果更显著。行军速度加成的张辽、甘宁等适用于频繁调兵的州战阶段。
政策强化应优先投入进阶强化、规范施工等系统技术,再分配至文臣政策。9500名望前以资源积累为主,之后逐步替换为征兵加速、士气恢复等战斗辅助功能。委任类政策如褒姒需绑定特定建筑,需提前规划设施布局。赛季特色技术不占用施政位但消耗内政点,需预留点数激活。重置政策仅返还升级消耗的内政点,初始施政的2点不可回收,因此需谨慎规划长期使用的文臣组合。
最终需结合势力定位与赛季阶段优化配置。主战盟成员应侧重军务政策,如司马懿、华佗的伤兵体系;种田玩家可保留大小乔、曹丕等资源加成。分城可专精单一方向,例如商业城集中部署税收文臣。流浪军必须依赖司马懿减少战损,同时搭配曹操解决征兵问题。内政系统的深度在于灵活应对战场变化,而非固定模板,需根据实时战况与同盟需求持续迭代。